現代科學的框框與佛法的博大精深

  佛法,在釋迦牟尼佛傳的法中,人類已經感受到佛法已經很大了。可是,法是相當大的、相當大的。釋迦牟尼佛在他那個層次他講的是如來法,在常人看已經是很高了。過去只有如來才能稱作佛。菩薩、羅漢都不是佛,都沒有達到佛的境界。所以,那個時候,一說佛就是指如來。可是如來卻不是宇宙中最高的,他是宇宙中最低的佛。佛裏面最低的一層才能管常人的事情,太大的佛管不了,一張嘴地上就發生變化,那還了得。他根本就不管了,所以,就是如來在管。如來也不親自管,菩薩在做度人的事。所以,達到如來那個層次已經很了不得。

  在微觀上,他可以看到一粒沙裏有三千大千世界。釋迦牟尼佛講過三千大千世界的學說嘛。他說銀河系有三千個像我們人類一樣的星球,和我們人一樣的人。其實,何止三千。他又講了,在一粒沙子裏有三千大千世界。一粒沙中就有三千個像人類這樣世界的存在,不可思議吧。天目開了可以放大看東西,他已經在微觀上看到那麼微觀了。可是,試想一下,一個沙子裏有三千大千世界,那麼那個沙子裏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不是有海啊,有河流啊?那麼河流那個沙子裏邊還有沒有三千大千世界?所以,釋迦牟尼佛也沒有看到物質的本源。他就講了,其小無內,小的看不到物質的本源。

  現在物理學說只能認識到這個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,原子是由原子核、電子構成的。再微觀有夸克、中微子。這就到頭了,沒有了。再往下物質的本源是甚麼?到了夸克、中微子顯微鏡都看不見了。都是借助其它儀器知道它的存在。再往下是甚麼,人類的技術差遠去了。大,人類認為星星是最大的物體。釋迦牟尼佛可不是這樣看。釋迦牟尼佛已經看的很大的。他發現這不是最大的。再往上看上去也看不到頂,最後說一句其大無外。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大的沒有邊,小的看不到底。

  生命是複雜的,宇宙結構也是極其複雜的。人類所掌握的知識發展到今天已經到頂了。到頂了就成了限制人類科學發展的東西。舉個例子說,許多大科學家下了許多定義,物理學的,化學的。沒有超過這定義的時候,發現他講的都是對的。按照它去發展,沒錯。可是,理是一層一層提高的。當你超出他的定義的時候,你會發現他下的定義是限制人的。

  現在的科學也是一樣,有人給科學下的定義,按它發展的那些才算是科學。你沒有超出它的範圍之前,那麼都覺的它是科學。你超出他的定義,發現它是限制人類發展的。摸不著、看不到他一概不承認,侷限性很大。我們說的佛道神,這些都是人摸不到看不見的另外空間的存在。如果用現在的科學方法把他探索出來了,那他是不是科學的?他也是科學嘛!可是西方把科學已經下了一個定義,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它一概歸到神學、宗教。它不敢承認了。

  西方的科學走到了極端。因為佛家對事物的認識講成、住、壞。成,就是形成了;住,就是保持在一定階段。歐洲的科學按照它下的定義框框它已經不能再往上走了。再往下研究發現的東西就不是它科學框框之內的東西了。所以,它一概歸到宗教,歸到神學上去。其實用現代人的科學技術,探索出了現在科學領域中沒有的東西,或者是你發現了你摸不著看不到的東西,用現在的科學方法研究不也是科學嗎?可是,它早就把它科學的定義規定死了,一旦超出了它的範圍,它一概不承認,所以它沒有甚麼發展的了。

  而有一些科學家,所謂在某一領域有些成就的人,他也下了許許多多的定義。牛頓也好,包括愛因斯坦也好,已經在常人中很有成就,比起一般人他看的已經很遠了。他所下的這些定義,給人留下的東西,是一個寶貴的知識財富。可是,在他這個範圍之內怎麼研究,怎麼認識都是有規律的。後人完全按照這個科學家的框框去走的話,永遠不會超過他,不會有新突破。

  當有一個人的發現或發明超出了他們下的定義的框框之後,會發現他們下的那些定義是限制人的。因為更高的層次還有更高的認識,更高的理,就像我們認識物質。人們過去認識最小的構成物質的粒子是原子核。可是現在認為不是原子核了,有夸克,又有中微子,就是人在不斷的認識這些東西。再下一個定義後,再有新發現它又是一種框框,是這樣。其實定義往往是限制人的。

  愛因斯坦不是一般人,他發現了宗教甚至神學所講的東西是對的。因為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只限制在人類的知識範疇,就像現在下的科學定義。當人真的往下研究下去,再往下發展的時候,發現宗教所講的是對的。所以更高一層的生命代表著更高一層的科技,他所掌握的科技對世界的認識要超出常人,所以愛因斯坦已經走到人類科技認識的最頂點了,再往下研究發現宗教講的完全是真的。近代有很多科學家、哲學家最後都走入了宗教,都是很有成就的人。而現在被目前科學水平的框框、迷信僵化了的人一概都說成了是封建迷信。